WSJ推送了一则新闻,大概内容就是美区那边又在整幺蛾子,美区说要对国内加征500%的关税,理由就是国内一直在进口隔壁的石油。然后美其名曰“Ukraine Victory Tariff”。
哦,上次说这事还是在7月份,3个月前的老瓜。这样的瓜,看着再大再厉害再老长沙话“猛天达”,隔了3个月再打开,还能吃吗?有意思吗?
之前有类似的新闻,美区的股市总会震荡一波,然后出口外贸跨境等行业也会震荡一波。但狼来了的故事听多了看多了经历多了,也就那么回事。
你看这两天,唯一给到的反馈就是,昨天,10月17日,中国人民银行将美元/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设定为7.0949,下调19个点,是去年10月1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。这波对我们来说,反而更加关注。
所以,为了规避汇损,我们可以根据情况阶段性的结汇了。
再然后,我们这波同行,没几个人拿他当回事的,都在专心黑五的活动,或者这波税务,又或者这波USPS的物流转移。
说个案例,刚刚竟然还有某人在问,AMZ的主体,TTS的主体,现在还有没有路子可以转HK。
现在?你确实不是搞笑?风口浪尖上找刺激?群里分享的案例,说某些服务商原本针对这个状况只是私下说类似的操作,点对点私发广告的那种,结果就被SW部门约谈喝咖啡了。
甚至SW部门在自己发的公告里直接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,这个点,谁敢瞎搞,那就真的准备自作自受。
就算这里你避过去了。
平台那里的审核呢?一个好好的店铺如果资质审核不通过,直接被关了。就问,这损失,能承受得了么?
你有时间整这些事情,不如多关注下黑五周期的买卖!
我们现在更头疼的,是周转率的问题。
这个黑五周期里,资金的周转率被压得死死的。从外部调了部分资金做备用,生怕过程里再出问题。
国内生产到压仓发货,一个周期;国内到海外仓库物流,一个周期;黑五期间入货发货,一个周期;这个过程里可能还需要临时补货,又是一个周期;基本上Q3尾巴+整个Q4。手里所有的钱和资源都在围绕这个大周期在操作,周转率被压榨得死死的。
幸好,我们已经过了4年这个周期,现在不管是TikTok还是其他平台,当下的利润,就是当下赚的。没有这个底气,依照现在这个趋势。新项目回本的周期率要到2年以上。那这活,我们真不一定敢去干。中间的变故和风险,实在是太大了。
这大约也是为啥现在逐渐会有这类观点,说TikTok不再是所谓的“红利赛道”,“暴利赛道”。更多就是因为他现在的业务链条长度和资金周转率直接锁住了喉咙。有力气也不让你使出来。
幸好,TikTok这类内容渠道是能够把流量反刍到其他平台的,多平台的时间差,内容差,活动差,价格差,甚至是捆绑组合经营,看似很复杂。但从效果来看,就是骑兵,步兵,弓兵,炮兵的配合,带来了1+1远远大于2的效果。而明年,如果想要继续,我们自己认为,肯定不会是只押宝在一个渠道上,还得是多渠道多平台的组合运营。才能有更大的生存机会和生存空间。
这个黑五后,会给到我们答案的。
文章来源:REG LAU MiyueMedia